近期,中央领导在讲话中一再强调,党风廉政建设今年要把主体责任给中央国家机关、省区市和中央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党委扛上。有权力没责任是管党治党之大忌。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使之“不敢腐”。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对干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逐步实现“不能腐”。
关注我国反腐新闻的人不难发现,自党的十八以来,中纪委掀起的反腐风暴已经席卷了全国,远远超出了一些人“反腐不过一阵风”的预料,查处的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已经有29名。这其中既有郭永祥、倪发科、陈柏槐之类已经卸任的“下山老虎”,也有提拔为贵州省委常委才9个月的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等“上山老虎”,还有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魏健这类“纪检老虎”……这一切标明,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已经向纵深推进。那么,中纪委集中打这三类“老虎”的意义何在呢?笔者认为主要破除了三大“潜规则”。
一是打“下山老虎”拒绝“安全着陆”。长期以来,官场一直有一个尽人皆知的“潜规则”,那就是官员退休了就没事了,即便有贪污腐败等违法犯罪行为,往往也会网开一面,不再追究。而这些官员则可以肆意挥霍任上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聚敛的钱财,慢慢享受人生,享受生活。但现在中纪委的做法却打破了“退休即平安着陆”这一惯例,这在表明中央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态度的同时,也给其他官员敲了警钟,不要心存侥幸,即便退休了,一旦查实有贪赃枉法、违法乱纪行为,也照样会“晚节不保”。
二是打“上山老虎”防止“养痈遗患”。在一些地方,流行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官员提拔之后前程旧事往往就会“一笔勾销”。这背后一方面有被提拔者“潜伏”很深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党政“一把手”的意志庇护和地方组织对被提拔者的宽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行政级别越高,所掌握的资源也越多,人脉资源广,腐败方式更为隐蔽,不易引起关注。同时,因为行政级别高,腐败官员与组织抗衡的力量大,知情者检举也会心存忌惮。这就让“上山老虎”们能够继续作威作福,从而给我们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更大的损失。现在,中纪委打“上山老虎”表明,提拔不意味着过去的腐败可以因为职位上升而一笔勾销,这对一些指望通过提拔“漂白”自己的官员无异于“当头棒喝”。
三是打“纪检老虎”破解“灯下黑”。一直以来,在一些纪检监察机构中,一方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了解,具体情况没有掌握,另一方面对外部犯事的官员往往非常严厉,而对自己内部官员则出于维护单位形象,保护自身干部等因素考虑而“网开一面”。长此以往,不仅发现不了问题,而且影响了基础秩序,动摇了公众的反腐信心。当前,中纪委打“纪检老虎”不仅是中纪委将反腐视线投向自身,破解“灯下黑”难题的公开态度,也是对公众“谁来监管纪委”、“纪委敢不敢拿自己开刀”等疑问的有力回应,同时还释放了一种反腐面前一视同仁,没有“禁区”、没有“特权”的积极信号。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尽管随着我国改革全面进入“深水区”和社会转型进入了“关键期”,反腐道路上不会一马平川,一帆风顺,会有新的腐败问题和特点出现,但笔者有理由相信,只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就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