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廉韵文苑 > 正文

当官莫做两栖蛙

来源:   发布机构:阳山纪检监察网  点击量:次  日期: 2014-09-30

   不久前在一次学习讨论中,对于如何密切联系群众,一位老党员说了一句形象的话:“当官莫做两栖蛙。”话匣子一打开,大家各抒己见。后来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鱼在水中游,蛙在岸边蹲。”这鱼和蛙,虽然都与水关系密切,但对水的态度却迥然不同。鱼对水,可谓须臾不能分开。而蛙呢,平常大多数时间栖息于岸边,坐享于树荫下或草丛中。只有感到口渴肚饥时,才从塘边、沟旁跳入水里,以解饥渴。再就是,每当感觉自身安全受到外部威胁时,蛙便会迅速“扑通扑通”跳进沟塘,潜入水中。显然,蛙比鱼“聪慧”得多。

  由这“鱼水”、“蛙水”关系,便自然联想到党群干群关系。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把党员干部比作“鱼”,把群众比作“水”,以“鱼水深情”形容密不可分的党群干群关系。领导干部来自群众、代表群众、服务群众,一旦离开了群众,就和鱼离开了水没什么两样。

  然而,时下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很像具有两栖特性的蛙。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鱼水”关系改变为时而依靠水、时而又脱离水的“蛙水”关系。需要群众支持时,就跳下“水”去,“密切”一阵,“联系”一下;用不着时,便和群众“拜拜”。比如,一旦开展政治教育时,便想到“水”了:又是下基层,又是入田间,或是访贫问困,或是送去温暖。再比如,每当民主测评、提拔前公示或换届选举时,他们对“水”可亲了:官腔没有了,架子放下了,态度温和了——递烟、问候、许诺……煞是“亲密”。可一旦测评结束、选票到手或“乌纱帽”戴上,便又露出了“蛙”性的一面——立马从“水”中跳到“岸”上,或是优哉游哉,或是趾高气扬……由“鱼水”关系向“蛙水”关系的异变,使得少数领导干部逐步疏远乃至完全脱离了群众。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了先哲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传世箴言。在中国历代封建帝王中最有“畏民”意识的,要数唐太宗李世民。他十分虔诚地奉行荀子的这句名言,把老百姓比作“水”,把为官者喻为“舟”,潜心诠释了“载舟”与“覆舟”的“舟水”关系。今天,作为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应自觉摒弃“蛙水”关系,乃至“油水”关系、“水火”关系;时刻不忘“鱼水”关系,永远铭记“舟水”关系。真正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来源:中国纪委监察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