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永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记河南省周口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正超

来源:   发布机构:阳山纪检监察网  点击量:次  日期: 2011-11-04

   2010年1月,在周口市再次见到杨正超书记,是我第三次采访他。眼前的他,比起几年前,身影愈发瘦了,头上又多了缕缕白发,但眼神依然是那么坚毅和淡然。
  从1999年5月,任汝南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以来,杨正超在纪检监察岗位已经工作10多年。10多年来,他工作过的地方党风政风逐渐好转,信访量逐年下降,百姓称他“为民书记”,网友称他“超哥”。10多年来,他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等荣誉称号。
  采访中,面对记者的提问,他多次提到一个刻在心底的字——“责”!在杨正超看来,纪检监察干部要永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永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就要始终在政治上清醒坚定,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经得起考验,坚决依纪依法惩处腐败分子
  1999年5月,杨正超刚上任汝南县纪委书记,举报7名正科级党政“一把手”的信件就摆在了他的案头;2005年9月,上任驻马店市纪委副书记不久,一起惊人的教育窝案又放在了他的面前。
  在考验面前,杨正超从没有让党和人民失望,在周口也同样。
  2008年10月,杨正超到周口上任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1个月后,各种渠道都反映,周口城市信用社原董事长李某有严重的经济问题。李某是一个长期在重要部门担任主要职务的领导干部,一年前就有人反映他的问题,这是个夹生案。怎么办?
  杨正超在办案会上,摆明了自己的态度:“查深、查实、查透,绝不能让周口1000多万人民失望!”很快,案子就有了突破性进展。
  不想,拔出萝卜带出泥,办案人员发现大量贷款不知去向,进一步调查,城市信用社与市开发区多个公司有经济往来,大量资金被挪用。案件牵涉开发区管委会主要领导。调查组把这一重大发现向杨正超做了报告。
  同时,各种声音从四面八方向他袭来。“正超,你刚来,查一个李某树树权威就行了,不要再往下追了!”“你这么查案,是要影响周口地区经济发展的,这个责任你承担得起吗?”“再查下去,这将是周口一场始料不及的大‘地震’,到时你怎么收场?”
   杨正超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一双双眼睛盯着他。
  “对腐败分子,无论是谁,都要坚决查处!”信念早已融为他的风骨。
  几个月后,三名县处级“一把手”先后落马,城市信用社原董事长李某、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柳某、太康县原县委书记陈某,被移送司法机关。干部群众拍手称快!
  而此时,杨正超已投入下一步工作。在查处这些案件牵涉的一些问题时,杨正超发现地税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税收管理不严、税收秩序混乱、漏征漏管现象严重,税收大量流失,这引起了他的深思。随即,他安排市纪委案件组及时与地税部门沟通,帮助建章立制,并于2009年4月、5月,帮助地税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两次专项整治活动。
  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截至2009年底,周口市各级地税同比增长25.42%,增幅居河南省18个省辖市第一位。周口2009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第一次突破30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一位。事实使“查案影响经济发展”的谣言不攻自破。
  “这些年查案,您遇到最难的事情是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杨正超脱口而出:“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2009年7月,河南省纪委批转给周口市纪委一个案件,涉案人是太康县原县长范某。对杨正超而言,范某与他再熟悉不过了。范某曾在杨正超的老家新蔡任职,可谓是老乡;他们又同在驻马店工作过,可谓是同事、朋友。而此时,老领导、老乡的说情电话也一个接着一个,几乎要将他的手机打爆。然而,杨正超头脑里那句多年前的誓言却一次比一次响亮:“官帽可以丢,但党性不能丢;亲情可以违,但党纪不可违。”经过调查,范某先后收受他人贿赂、礼金、贵重物品折合人民币119万元,被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009年11月,河南省纪委转来案件线索,商水县委书记张某、周口市财政局长赵某存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两个人都是正处级干部,工作岗位十分重要,查处这个案件在周口又将是一场大地震。28日,周末在驻马店的家中仍在思索案件的杨正超下楼时,突然眼前一黑,脚底踏空,从楼梯上栽了下来,头部涌出一股股鲜血。左眼上方缝了十几针,头部出现了严重的脑震荡。然而为了不让同事担心,他对大家说去郑州开会,其实是躺在病床上,用电话指挥大家查案。不久,案情水落石出。
  在各种艰难之中,杨正超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忠实地履行着纪委书记这个神圣而光荣的职责,他说:“党和政府的支持,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我战胜任何困难的力量源泉。”
  拥有这样力量之源,这些年来,杨正超的名字始终和“反腐风暴”紧密联系在一起。任汝南县纪委书记6年,他共组织查处违纪违法案件823件,处理党员干部1011人;任驻马店市纪委分管办案工作的副书记2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3848件,处理党员干部4549人;任周口市纪委书记1年多来,周口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案件1300余件,党政纪处分1300多人。
  永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就要始终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真心诚意为群众服务,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月20日,在驻马店市,我见到了几年前曾采访过的乡亲:
  汝南县王岗镇西湾村村民胡开国,让我想起2004年时任汝南县纪委书记的杨正超到处奔走,为每逢汛期四面环水的西湾筑成大坝的那天,坝上久久回响的“共产党万岁”的呼喊声。胡开国激动地说:“多亏了杨书记,如今我们西湾大变样,过去人年均收入800元,现在95%的村民盖起了新楼房……”
  新蔡县宋岗乡杜湾小学校长魏秀勤,让我想起了2005年时任驻马店市纪委副书记的杨正超,为学生们送去用自己劳模奖金购买的60套课桌椅时所走的泥泞小路。魏秀勤言语哽咽:“如今学校搬了新校址,有7间砖瓦房,杨书记是个好人,当初没有他的帮助,就没有学校的今天……”
   一件件,一桩桩,这些记忆早已融入了乡亲们的血脉之中,每次讲起都刻骨铭心。
  2008年10月,杨正超上任周口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一年后,他已走遍了这个农业大市的10个县市区的203个乡镇办事处,通过基层走访、乡村下访、亲自接访、驻村帮扶、网上察访……他走到了周口群众中间,更走进了群众心里。
  2009年7月2日,杨正超到西华县黄桥乡走访。当地群众纷纷向他反映,每年的汛期,西湖、东湖、孙庄等几个村受灾都十分严重。他听后,立即赶到几个村实地察看。眼前的景象,令他心潮起伏:几个村的地势呈锅底状,村北是颍河,河底比村庄还要高。村民说,雨水大时,村里的水有一人多高,不仅庄稼颗粒无收,连生活都成了问题。十几年了,大家见雨就怕,吃尽了苦头。“这是关系到十几个村庄、几万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啊!”杨正超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市里,立即协调市、县有关部门,亲自召集水利技术人员,研究解决办法,最终决定投资250多万元在三个自然村南的颍河北岸建一座提灌站,从根本上解决受灾现状。
  提灌站修建期间,杨正超多次来到施工现场察看,他不顾大家的劝说,亲自爬到河岸的涵洞边察看出水量,岸边的杂草在他胳膊上、身上留下了一道道划痕,而他赤诚为民的情怀也深深印在了群众心底。村民刘志林说:“十几年了!杨书记解决了我们十几年的难题啊,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没有一个不高兴的,没有一个不感谢他的。”
  从驻马店到周口,杨正超始终坚持“领导干部是有分工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没有分工的!”他把百姓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看到群众受苦他都要管。
  2009年3月,杨正超接到一封反映件:1995年,郸城县汲水乡左桥村一户人家在没有征得褚家同意的情况下,把死者埋在了褚家的宅基地里。褚家多次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可15年过去了问题还是没解决。2007年,褚立国的父亲打算进京上访,当地有关部门知道了,去做稳控工作,言语争执中,褚立国的父亲心脏病发,当场死亡。褚立国气愤至极,砸了停在家门口的警车。公安部门据此认定他涉嫌犯妨碍公务罪、故意毁坏财物罪,当场对他刑事拘留。起诉后,褚立国被判11个月。一家人的生活就这样毁了。
看到这份材料,杨正超立即安排人员去调查,结果属实。听了调查汇报后,他按捺不住心头的愤怒,对身边的调查人员说:“人一辈子能有几个15年?!在农村,宅基地里被埋了人是大忌,不仅影响一代人,连下一代人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15年解决不了,还付出了‘爹死儿坐牢’的代价,我们的老百姓怎么这么难?”他当即提出五条处理意见:一是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上至县里领导、公安局长,下至乡党委书记、派出所民警,有责任的都要追究;二是赔情道歉;三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四是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助;五是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定立即办理土地证。
  一个月后,事情得到妥善处理,杨正超亲自给褚家送去土地证和20万元赔偿款。褚立国一家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全家人一起跪下。看到这样的情景,杨正超的眼泪夺眶而出,心疼地拉起一家人说:“该下跪的是我们啊,我们来晚了,我向你们检讨。”
  问题解决了,而杨正超却陷入了沉思:“事情虽小,但影响却大啊,这些拧在老百姓心头的疙瘩总解不开,最终他们会对我们的党失望,那将是多么危险。”
  忧党忧民的心始终在强烈地撞击着杨正超的胸膛,使他永不懈怠,只要他看到、听到、了解到老百姓的困难,他就放不下。
  鹿邑县城郊乡胡半楼村村民罗志强妻子被三轮摩托车撞成重伤后死亡,12年打了9场官司,却始终得不到赔偿,他试着写信给杨正超。杨正超看到信后,立即批示信访室调查。不久,罗志强拿到了9.2万元赔偿款。他激动地用鲜红的A4纸打印了5000份写给杨正超的感谢信逢人便发。周口市下岗人员毕银绳和妻子在多方资助下开办了一个报亭,不想城管部门却以影响市容为由强行将报亭拉走,老实巴交的夫妻俩生活没了着落,硬着头皮拨通了杨正超的电话。杨正超立即安排人去调查。半个月后,小报亭恢复了营业,杨正超去看望夫妻俩,两人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不出话来。
  淮阳县鲁台镇鲁集村村民鲁瑞因与同村人发生宅基地纠纷,稀里糊涂被刑拘了9个月。为讨回公道,他多次告状,然而19年过去了,始终得不到解决。后来他又得了股骨头坏死,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杨正超在网上看到他的情况,专程去看望鲁瑞,拉着他的手说:“有啥事,你给我们说,一定给你解决好”。几个月后,在杨正超的亲自督办下,鲁瑞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他高兴地给杨正超送去锦旗。
   永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就要始终在荣誉面前永葆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干干净净办事、堂堂正正做人,以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杨正超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典型。
  2001年11月,《农民日报》的记者在汝南县农村采访时,所到之处的老百姓,不约而同地提起了一位“杨书记”,深入采访后,他的感人事迹从此传开,荣誉也接踵而来:
  2002年2月,他被河南省纪委树为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学习的榜样。2005年4月,河南省委做出《关于向杨正超同志学习的决定》。2005年5月1日,他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7年,他被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并在全国做巡回报告……
  荣誉是奖励,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典型受人尊敬,但却也是一种更加严格的要求。
  10多年来,无论在哪里任职,每到逢年过节,他就把家里大门一锁,电话线拔掉,闭不见人,杨正超的这个“习惯”,在驻马店、周口已成为干部群众周知的事情,现在很少有人会去打扰他。
  10多年来,无论是他住院,还是家人生病治疗,或是奶奶去世,他都尽最大可能瞒着同事好友,不愿麻烦同志们去看望。
  10多年来,他拒绝了对自己有恩的大姐为其孩子安排工作的请求,回绝了在老家做乡党委书记的妹夫在职务变动时帮助说话的要求。
   他曾说:“清正廉洁是我们党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要求。但作为纪委书记,这个要求有着更深刻的涵义。纪委的职责是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如果自己在这方面站不直,行不正,我还怎么去要求别人。更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在这一点上,容不得半点马虎!”
  杨正超的说和做没有距离,哪怕细小到一顿饭、一支笔。
  2009年8月6日,他到鹿邑县走访,一上午走了3个乡镇,赶到杨湖口乡时,已是中午12点半。他径直走进了乡食堂,“师傅,还有饭没有,给我们盛碗面条吃”。
  在周口走遍了203个乡镇办事处的杨正超,每次下乡都是这样,从不提前打招呼,不惊动地方领导。赶上吃饭时间就到乡食堂看看,如果没饭他就接着到下一个乡,如果碰巧有饭就和乡镇干部一块吃,边吃边聊。有时县里领导知道他在乡村走访,想过去陪他或请他到县城吃饭,他也总是婉言拒绝。
  还有一次,杨正超听完工作汇报后,突然拿起手中的圆珠笔问起办公室主任价钱来,当得知这种笔比普通的笔贵一些时,杨正超说:“以后用便宜的!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一个身处反腐败风口浪尖,每天要处理那么多繁杂事务的纪委书记,为何对一顿饭,一支笔那么介意?
  在一个小女孩稚嫩的笔迹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1月19日傍晚,周口开发区淮海路办事处孟营居委会13岁女孩孟曼知道我们来采访,她打开家里的日光灯,拿出笔和本子,写了一封信托我们带给杨书记:“杨叔叔,谢谢你那么关心我……”
  原来,小孟曼现在的生活都与杨正超有关。孟曼5岁时,妈妈离家出走,爸爸又患上心肌炎,家里不仅失去了经济来源,还因为看病,欠下了很多债务。孟曼从上小学起,就帮着年迈的奶奶四处拾破烂贴补家用。她用塑料袋做书包,每天只吃一到两顿饭,省下来的钱买蜡,因为家里没有电灯。每晚,她都是把蜡烛插在酒瓶上,写作业。后来,小孟曼的故事被登在了2009年11月20日的《周口晚报》上。
  杨正超看到消息,心里便有了牵挂,他安排市纪委同志去了解情况,从自己的当月工资中拿出1000元捐助给小孟曼,还亲自带着米、面、油、被褥、蔬菜等生活用品,来到小孟曼的家中。几个月后,孟曼的爸爸有了工作,家里通了电,打了井,有了新被褥,孟曼上学还有了自行车,脸上也有了美丽的笑容。
   杨正超常说:“想想那些还没有解决温饱的老百姓,看看那些失学儿童渴望知识的眼睛,难道我们不应该扪心自问吗?”在他的心里,始终装着困难群众,因此,哪怕一顿饭、一支笔,他都会在意。
  杨正超今年51岁,他坦言,在纪检监察岗位工作10年来,我伤过心、流过泪,也曾有过不想干的念头,但都坚持下来了。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我一生都会战斗在纪检监察战线,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在这个岗位上我感到很充实。
  有信仰的人是充实的,充实的人是幸福的。最难忘他在一次党员干部廉政党课上,所讲到的“人生三支歌”。《国际歌》“英特那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信仰,为了壮丽的事业甘愿奋斗终生;《好汉歌》“路见不平一生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将腐败分子绳之以党纪国法,为老百姓撑起一片蓝天;《牡丹之歌》“百花丛中最鲜艳,把美丽带给人间”。在自己的岗位上,牢记使命,拼搏奉献,用实际行动和干部群众一起,共建美好和谐的祖国。
杨正超在身体力行,他一直用响当当的实际行动在诠释:永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编后:杨正超这个名字,对在纪检监察战线工作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如果从2002年,杨正超被河南省纪委树为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学习的榜样算起,他已经是8年的老典型了。然而,8年来,他的事迹常说常新,无论在汝南、在驻马店,或是在周口,他敢于碰硬的风骨令党员干部尊崇敬佩,他俯首为民的故事在老百姓中口口相传。
  再次走近他,收获的已不仅仅是感动。
  在杨正超的事迹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组组扎实有力的数字,那是他顶着重重压力,组织查办的一件又一件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以及为国家挽回的经济损失;我们看到的是,一篇篇情炽如炬的民情日记,那是他笔随心走、言为心声的爱民情怀;我们看到的是,一面面字字滚烫的火红锦旗,那是他树立在老百姓心中的共产党员形象……
  然而,透过眼睛所看到的这一切,思索他的先进事迹所蕴含的时代意义,不难发现,杨正超以百姓的困难为困难,用赤诚滚烫的心,解开了一个个拧在群众心头的疙瘩,做的是凝聚民心,密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大事;他正气凛然、刚直不阿、敢于碰硬,成功组织查办了一件件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表明的是我们党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同时也有力证明了我们党必将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胜利。
  杨正超是新时期优秀纪检监察干部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感动人,更鼓舞人。让我们以王瑛、杨正超等优秀纪检监察干部为榜样,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按照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的部署,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

   (李晓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