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时代先锋:沈浩

来源:   发布机构:阳山纪检监察网  点击量:次  日期: 2010-01-22

 

第四次红手印
——追记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上)
本报记者  沈俊峰
 
   在村西那间十几平方米简陋的小屋里,他住了六年;在村东那块冰冷的墓地里,他却要“住”到永远!他把自己年仅45岁的生命献给了这块他挚爱的土地!
       他,就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
    百姓的心是一杆秤,能称出一个干部的分量;百姓的心也是一枚温度计,能测出一个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情怀。31年前,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6年来,小岗村人又先后按下了三次红手印,却是为了他们打心眼里热爱的领头人———沈浩,更是为了实现他们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富裕家园的宏愿!
   那一车水泥不仅凝固了路面,也凝固了人心:这人“管”,实干
   2004年2月9日,沈浩作为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了小岗村。“这个省城来的年轻人,能改变咱小岗村的面貌吗?”这是小岗村人的疑问。自从实行大包干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小岗村是“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跨过富裕坎”。在沈浩到任之前的十年间,曾有五六名县乡干部先后到小岗村挂职任书记,却并没有让小岗村人满意。 村民们说:“外来的人能脚踏实地地工作吗?”“上面派下来的书记两三年就走了,任期几年的规划得不到实施就换了,能干什么?”小岗村人热切地期盼着,能有一个好带头人,带领他们把“中国改革第一村”建设得名符其实!
   沈浩来了!
   沈浩先把全村108户人家跑了两遍,和他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所思所想。小岗村人发现,沈浩是一个透明的人,与男女老少都能打成一片。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华告诉记者,沈浩到任第三天,就来他家谈村子的发展,他非常感动。小岗村党委书记金乔说:沈浩有个经验,面对面做工作不如肩并肩做工作。沈浩坚定地在日记中写道:“我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权为小岗所用,情为小岗所系,利为小岗所得,在这三年时间里,小岗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小岗人也一定会富裕起来。”
   和其他许多落后村一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也困扰着小岗村。村中友谊大道东边有一段泥巴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群众抱怨颇多。沈浩决心从修路开始。他从省里有关部门争取到了五十万元修路资金。可是路怎么修?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合计,沈浩决定“肥水不流外人田,咱自个儿干吧!”于是,请了技术人员,租用了必要的机械设备,他和村民们上阵了。三个多月里,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扛水泥、拌砂浆。一天傍晚,已经收工了,可突然又开来了一车搅拌好的水泥,怎么办?如果不及时卸下,水泥就会凝固,就会浪费了集体财产!“用手捧!”关键时刻,沈浩挽起了袖子,带头用手捧起了水泥。在场的村民看到他这样,一个个都跟了上来。一车水泥硬是让村民们用双手“捧”到位了。这一车水泥,不仅凝固了路面,也凝固了小岗人的心:这人“管”,实干!大包干带头人、村委会副主任关友江说:就他这一下子,让乡亲们感觉到他能把村里的发展做好!
   路修好了,村民们得到了六万多元的收入,修路资金还节约了一半。接着, 沈浩用这节约的20多万元,修葺了小岗村门楼,修复了多年不能用的自来水和广播电视设施,粉刷了友谊大道两旁的围墙,整修了党员活动室,修建了村小学操场。小岗村人自此对沈浩刮目相看。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说:我们敬佩他的,是他能住在小岗,能倾下心来。
   “要在发展中解决矛盾,在发展中淡化矛盾”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小岗开始的。”这是历史对小岗村的评价,也是小岗村对历史的贡献。然而,小岗村在其后的发展中,却出现了滞后。究其原因之一,是小岗人的观念改变不是很大,给人一种“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感觉。有些村民想,我们是改革的发起者,许多国家领导人都接见过我们,你一个小小的村干部算什么?因此,要他们配合工作很难。另一方面,他们又故步自封,不管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仍然是一家一户守着几亩地,吃饱穿暖就行了。关友江说:以前的小岗是“越穷越捣,越捣越穷”,结果错失了许多发展机会,小岗村要是再不发展,就是全村的耻辱了!
   因此,小岗村人观念的改变刻不容缓!
   沈浩组织了一次关于小岗村发展思路的大讨论,确定了“搁置争议快发展,建好班子强核心”的工作思路。接着,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大包干带头人到南街村、大寨村、红旗渠等先进村参观学习。这一次,小岗村人真正从思想上意识到了落后的危机感和发展的紧迫感。沈浩的观点很明确:要在发展中解决矛盾,在发展中淡化矛盾。只有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党的执政为民的思想,才能有较强的执政能力。他在日记中写道:“只有发展才是致富的唯一途径,因此,一定要牢牢扭住发展这个牛鼻子!”
   然而,要在偏僻的农村谈发展、想干出一番事业又谈何容易啊!那种固有的落后、自私、宗族势力等等比比皆是,就像一团乱麻错综复杂。
       沈浩发誓要解开这团乱麻。
   沈浩在小岗的六年,充满了艰辛。外来的人可能只会看到小岗村那些物化的东西,但是熟悉的人却深知,小岗村那些成就背后的艰辛。也许有人不会相信,沈浩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同落后思想和势力进行斗争了。比如,动工建敬老院之前,一些村民就是不让建,说那块地是风水宝地,他们要盖祠堂。要给村里修一条大道,一个村民就是不让修,就差那十几米过不去。村干部怎么做工作都不行。那村民说,路修好了,我们是跑得快了,可是贼偷了我的东西不也跑得快了吗?筹建小岗农贸市场,需要规划调整土地,可是有个村民就是想不通,因为他家有一块地也在调整之中。沈浩数次登门做工作,还领着他去外地参观。后来,沈浩又一次到了他家,吃饭前两人讲得非常好,可是一顿饭吃过,那人又反悔了。沈浩一肚子委屈,回到住地不自觉就流下了眼泪。然而,擦干泪水,沈浩又登门继续做工作。“我们现在不把村貌搞好了,以后招商引资人家肯定不会来。”他苦口婆心这样反复解释。6年来,因为改革发展,触动了少数人利益,沈浩为此受了很多委屈,甚至有的村民对他动起了拳脚,要把他赶出小岗村。
   在艰难面前,沈浩完全可以退缩,甚至混日子,任期满后就回城。然而,他没有。他像一个没有私利的英雄,在现实与理想中奋勇冲击;他又是一个善良的战士、一个目光远大的建设者、一个义无反顾的战士,但是他的手里只有手术刀和药箱。他以共产党人不屈的信念,深深扎根在这片热土,燃烧着责任和忠诚的蓬勃不灭之火!
   小岗村这6年的成就,超过了前25年的发展
   已经跟踪采访小岗村29年的作家温跃渊说,沈浩有三件未竟之事,一是想在村北村南修一条大道,因一个村民阻挠,就差那十几米无法修通;二是想在村南150亩的低洼地方拦一个水坝,修成一个小水库,成为旅游景点;三是要把小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上市。可是壮志未酬,天不遂人愿,他却突然走了。有目共睹的是,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其成就超过了前25年的发展,可以想见他为此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和汗水!
   采访中,通过众多人绘声绘色的描述,你会感觉到,沈浩完全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充满着生命激情的人。难怪他的同学如此评价:“他不是一个当官的人,但他却是一个干实事的人!”新时代的小岗村呼唤着他们的领头人,而沈浩在小岗村也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他要把自己满腔的热情、智慧和力量全部贡献给小岗村,实现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和崇高理想。
   一步一个脚印!
   2004年,村里在已有80亩葡萄示范园的基础上,成立了“优质葡萄种植协会”,壮大了葡萄产业;2005年,村里引进粮油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与村民签订小麦种植、收购协议;依托“大包干纪念馆”、农家茅草屋和村民文化广场等旅游休闲景点,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许多人家办起了“农家乐”旅游;村里设立“教育基金”,哪家孩子考上大学,专科奖励3000元,本科奖励5000元;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组建了腰鼓、花鼓表演队,兴建了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
   从2006年开始,小岗村开始探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规模经营。沈浩引导农民把土地租出去,并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全村3000多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大提高了土地收益,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正是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保证了招商引资企业顺利进驻,让小岗村的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引进了美国GLG集团发展甜菊糖生产加工,建设2000亩甜叶菊育种基地等十多个项目;引进广州从玉菜业集团到村兴建1万亩现代蔬菜生产基地;引进深圳普朗特集团到村创办生态农业园;引进“天下一碗”米线食品企业到村投资办厂;引进凤阳瑶海集团与凤阳国家粮食储备库到村联合投资发展物流仓储和粮油加工。
   6年来,小岗村引进项目13个,到位资金2.3亿元。
   2006年,沈浩从安徽科技学院引进三名大学生,到村里种植双孢菇。创业大学生带动了村民建起了179个蘑菇大棚,还与种植户共同成立了合作社,联合农民共同应对市场。不仅如此,沈浩还在小岗村建立了20多人的大学生民兵排,接着扩建了大学生民兵连。青年大学生的朝气、思想和智慧,像一缕春风,焕发着小岗人的活力,添加着时代的先进元素。
   沈浩在小岗村的6年,是小岗村发展最快的6年,也是小岗村民得实惠最多的6年。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而且,村民的精神风貌完全改变了。
   小岗村人对他的疼爱和热爱
   人们这样评价沈浩,他是一位敢想敢干、勇于挑战的好干部,只要是对小岗发展有利的事情,无论多么难,他都要坚持干下去。
    刚到小岗村时,有村民反映说,村里的集体资产长期被人占用,很多人有怨气。对此,沈浩不回避矛盾。他找当事人了解情况,苦口婆心做工作,最终收回了20间集体办公房和两台推土机等大型农具。沈浩的敢于碰硬,让村民的心气顺了。
   为了投资15亿元的GLG项目及时落地,沈浩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见的困难,20多天就完成了1000亩土地丈量、补偿金发放及地面附着物清除任务。村里有204座祖坟要在三天内完成搬迁,他们一家一家做工作,最终按时完成。
   由于京沪铁路隔开了小岗村与307国道的联系,长期以来,小岗人出行要绕行20多公里,这一直是制约小岗村发展的瓶颈。小岗村人迫切需要一座跨越铁路的桥。可是,要想在繁忙的京沪铁路线上架桥谈何容易,更何况是为一个村修公路让火车停下来。沈浩知难而上,在别人想都不敢想时,他已经行动了。他一次次去铁路和交通部门协商,半年以后终于把项目跑了下来。在高架桥合龙的时候,京沪铁路专门为此停运了40分钟。2008年6月底,小岗村快速通道正式通车。
   这几年,到过小岗的人都在惊叹,小岗的变化太大了。小岗在变,沈浩也在变,他对“三农”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和体会,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曾经对小岗村党委书记金乔说,自己想写两本书,一本是自传式的,另一本是关于国家财政资金对“三农”投资问题的思考,包括土地瓶颈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等等,他思考更多的是,小岗村怎么领跑新农村建设。他的这种思想深度来自于他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来自于他对农村纷繁复杂局面的真实把握,来自于他在无数漫漫长夜中的苦苦求索。
   小岗村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6年秋天,沈浩在小岗3年任职快到期了,村民们怕他走,便让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代表大家“去问问”。沈浩对他说:老金子,我真的想回家了,来小岗这三年,我与老母亲没有见过几次面,女儿送到老家读书,见面跟我都不亲了;还有啊,我有些工作没做到家,觉得对不起你们。严金昌说:我知道,这三年,你为我们把心都操碎了,小岗正在大变样,你要真走了,我们怎么办?我们都想好了,一定要把你留下来。
   就这样,小岗村人郑重地按下了98个红手印,硬是把沈浩留在了小岗村。
   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小岗村视察。当得知沈浩是由村民自发按手印留下来连任已干了5年时,总书记连声说好,并勉励他:“群众的认可,是对你最大的褒奖!”沈浩后来对人说,听了总书记的话,我所有的辛酸都没有了。
   转眼又是三年,村民们问他,你还愿意留下来吗?沈浩笑着说,只要你们欢迎我,我愿意一辈子留在小岗!2009年9月24日,小岗村人186个红手印,再次留住了这位党的好干部。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多月后,11月6日,沈浩猝逝在工作第一线,永远留在了小岗村。
   2009年11月8日,小岗村人第四次按下了红手印,在征得沈浩家人同意后,他们用最隆重的方式,把沈浩的骨灰接回了村里。他们知道,沈浩舍不得离开他们,舍不得离开小岗村啊!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说:沈浩顾了大家舍了小家,他欠母亲、妻子、女儿的太多了,我们小岗人不能自私。三年期满后,我没有按手印留他,是疼爱他!现在,我按下了红手印,想把他永远留在小岗村,那是我们对他的热爱啊! 
   沈浩走了,他用45个春秋,证明了人生的价值;他用45个春秋,告诉人们,伟大出于平凡;他用45个春秋,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党的基层干部的光辉典范! 
   村前广场上,一本雕塑大书翻开在天地之间,书页上镌刻着已成时代符号的红手印和邓小平同志当年讲小岗的一段话。大书,无声地述说着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而把一切都无私奉献给小岗村的沈浩,不也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大书吗?
 
    永远的守望 
   ——追记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下)
   记者  沈俊峰
 
   小岗村人有句口头禅:有困难,找沈浩!在小岗村人的眼里,沈浩就是他们的“家人”;在沈浩心目中,小岗村也就是他的家。当年父亲去世时,沈浩刚上初中,多年来,他的心中一直存留着作为儿子的缺憾。他曾对妻子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把农民搞富裕了,就相当于让父亲也享福了。”因此,他对小岗村,一直有着赤子的情怀,血脉相连。
   沈浩:“我知道农民的难处,他们找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在小岗村,沈浩的房门从来不上锁,不论白天黑夜,乡亲们只要有事找他,随时可以走进他的房间。有村干部看他太辛苦,就让人在他的房门外安装了一扇铁门,想让他多休息一会。他看到后很不高兴,说:“我知道农民的难处,他们找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从此,这扇铁门就再也没有锁过。
   沈浩与村里的男女老幼都能打成一片。看到别人没被子盖,他就把自己的被子抱去。到农民家,农民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剩饭剩菜也能吃。他的妻子给他买稍微贵一点的衣服,他不要,说不能与农民有距离。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说起一件事。2005年夏的一个晚上,雨下得特别大,沈浩想到徐庆山一家还住在三间危房里,爬起来抓起雨伞就往外冲。一路上,天黑路滑,他深一脚浅一脚。鞋子陷到泥里拔不出来,他干脆光着脚,一口气跑到徐庆山家。一进门,看见屋里到处漏雨,房顶上的泥灰一块块往下掉。沈浩跑到床边,急忙把孩子抱在怀里,连声招呼还在发愣的徐庆山两口子:还不快走!
   因为这件事,沈浩下定决心,要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他想方设法,四处筹钱,为愿意建新房的村民每家补助两万元,统一样式,上下各两间。2006年春节前,26户村民高高兴兴搬进了新居,徐庆山一家也住进了两层楼房。村民韩庆红、郭平先家就是第一批搬进新居的。他们记得沈浩第一次到他们家时,他家四口人还住着两间小平房,漏雨,外面下多大里面下多大。沈浩看了心里难过,临走时,就把口袋里的半包黄山烟有意留下来了。韩庆红追出门外要还他,沈浩歉意地对他说:就是留给你抽的。房子盖到一半,郭平先交不起剩余的房款了。沈浩就写个条子给承包商,让他们放心盖房,自己担保房款。直到搬家前,他们才把房款凑齐。现在,这两口子住着楼上楼下,还响应沈浩的号召,办起了“农家乐”旅游。2006年,郭平先代表小溪河镇参加了滁州市新农村“百村十镇”妇女骨干培训班,回村后,担任了村妇女协会会长,领头办起了30多人的妇女腰鼓队。大包干带头人关友申说:“我家的房子要垮了,沈浩去我家三趟,动员我盖新房子。”
   接着,村里又盖起第二批小区,一百多户农民住上了新房。
   村民殷广勇:“我只有一年四季祭祖一样到坟前表示心意了!”
   在铜陵财经专科学校读书时,沈浩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先后获得过三好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三好生等荣誉称号。1986年7月毕业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他分配至安徽省财政厅工作。在厅机关18年,他坚韧、刚强、充满毅力,以对工作的执着和出色的业绩,赢得了同事们的赞誉。
   最初确定要到小岗村去的时候,有朋友劝过他,农村情况复杂,要超脱一点。可是,当他走访完小岗村所有的农民家庭,当他投身到火热的工作之中,他就从内心深处迸发出一种力量,一种舍身为农民干事的力量。他觉得不把群众带到致富的路上,有愧于人民群众的信任,有愧于党组织的重托。在那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床、一张桌子,陈设是那样简陋,还不如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当有人问他:“你从省城下来,离开了温暖的小家,没觉得苦吗?”他说:“是吃了不少苦,但看到小岗村一天天在变化,作为一个党员干部,作为一个男人,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人生真正能独当一面、干点事业的时间,没有多少年!我能把自己最好的一段时光献给小岗,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干事,我觉得值!”在一篇日记中,他这样写道:“只要小岗村能够发展规模经营,迈入现代农业,小岗农民都能过上富裕的日子 ,我死而无憾!”
   2008年3月,石马村、严岗村合并到了小岗村。殷广勇家就是合并过来的。殷广勇是个孤儿,今年58岁了。他有两个儿子,一个七岁、一个五岁,妻子有智障。殷广勇清楚地记得沈浩第一次去他家的情景。沈浩带了一桶油和200元钱,问寒问暖,对他说:“不能让孩子饿着,给孩子吃三顿饭。”在此之前,殷广勇家一天只吃两顿饭,还得靠左邻右舍接济。
   临走时,沈浩让殷广勇有困难去找他。
   过了几天,沈浩带了6斤油炸花生米又去殷广勇家,动员殷广勇把大孩子送去上学,学费全免。殷广勇家住的三间小平房是十多年前他自己盖的,因为没有钱,有点偷工减料的意思,如今墙裂着大缝,西头漏雨,还没有窗户。沈浩告诉他,村里正在想办法解决他的房子问题。
   有一天,殷广勇见家里粮食只剩10斤左右,便急着去找沈浩。一进村委会大门,就大呼小叫:沈浩,沈浩。第二天,沈浩就亲自给他送去一袋米。沈浩一共到殷广勇家4次。第四次,他买了香蕉、花生糖给孩子吃。殷广勇流着泪说:“我的上辈也不能对我这样啊。”
   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说,去年腊月二十九,阴天,刮着小风,特冷。沈浩带着他一起去慰问殷广勇。沈浩示意赵家龙站在西北角,这样,就可以在上风口为殷广勇一家挡点风。这个细节让赵家龙感动不已,沈浩平时大大咧咧,没想到对群众是那么心细!
   殷广勇站在自己家门口,一件件诉说着沈浩对他家的关怀。他家那辆价值两千多元的电瓶三轮车是沈浩给钱买的,让他接送孩子、运送粮食用;殷广勇家已纳入低保范畴,每人一年有800元的补助;村里给米、油等。大包干带头人、村委会副主任关友江告诉记者:沈浩已跟他们商量过,待村里敬老院竣工,就让殷广勇家和五保户们一起搬过去。
   沈浩下葬那天,殷广勇背着拉着两个孩子赶了去,因为人多挤不进去,就在人群外磕了仨头。他说:“我一生一世也忘不了,早知道这样,我宁愿拿我的命去换他的命。”去年农历十月初一,是当地悼念亡人的日子,殷广勇以给孩子买油为由,找人借了二十元钱,买了鞭炮、草纸,带着两个孩子去给沈浩上坟。在坟前,他对沈浩说:“你是救命恩人,这一生一世不能把你忘了,现在你走了,我只有一年四季祭祖一样到坟前表示心意了。”殷广勇对记者说,如果不去,心里就像压着一块大石头,哪怕只是烧一张纸呢,心里才踏实。
   86岁邱世兰:“就连自己的儿子也没有这样好啊!”
   村党委副书记张秀华介绍,一天,沈浩突然问他,杨玉流的情况你了解吗?张秀华如实回答“不知道”。沈浩便简要介绍了原石马村杨玉流身患尿毒症的情况,叮嘱他:“你要多跑哇!”不久,村里给杨玉流办了大病救助,又调整了低保档次。过了几天,沈浩又告诉他,杨玉流家前边有个叫刘中兴的,房子漏雨,要动员他搬出来。当沈浩带领村干部会同县民政局的同志赶到他家时,刘中兴激动地说:我们家这点小事你还惦记着?
   对群众有感情、有爱心,处处为群众着想,这是沈浩的另一面。
   党委书记助理、大学生汪静静一直记得这样一件事:有年冬天,她和沈浩在路上看到一个智障小伙子,只穿一件大裤衩,沈浩见了,便把自己的大衣给他披上了。关友江说,一个五保户生病,去看病钱不够,找到沈浩,沈浩便写个条子,让他去卫生院先看,然后,自己去结账。
   大包干带头人吴庭珠的遗孀邱世兰老人已经86岁了,但是身板硬朗,只是背有些驼。老人独住一屋,独自生活,还下地拾柴,干些轻便农活。她家门前不远处横着一棵放倒的大树,老人坐在树干上晒太阳。面对记者,老人不住地念叨着:好人,好人啊,39岁来的,今年45岁了,这个好干部死了喽,忙得家都没回,要把我的命换他就好了!稍停一会,老人接着念叨:明天沈浩就去世一个月了。
   那些天,邱世兰老人每天都在念叨着沈浩。“来的干部也不少,但小岗复杂,也干不好啊。”“小岗的一棵大树倒了!”“一不贪污,二不挪用,又不好吃!”老人一句句地说着。“享的是沈浩的福啊!”说这句话时,老人潸然泪下。以前,村里每年给他们大包干带头人家一千斤粮食,自从沈浩来后,这些老人每月都有500元生活费,加上保险公司给的钱,生活有了保障。
   老人常坐车去十几里外的小溪河镇买菜和生活用品,那天从镇上回来,坐在村口歇息。沈浩看到了,就用车送老人回家。见老人腰弯得厉害,随后送给老人一根拐杖。“就连自己的儿子也没有这样好啊!”“你们没见过沈浩吧?你看看沈浩的照片,他就是那个样子。”老人说着,疼爱之情溢于言表。2007年大年三十,沈浩正准备回合肥,一开门,邱世兰老人堵在了门口。老人拉着沈浩的手,非要请他去吃一顿年饭。那天,老人让两个儿媳张罗着做了十一二个菜。那顿饭,饱含了小岗村人对他的一片浓浓深情啊!
   女儿10岁时写给爸爸:“别做贪官!”
   2004年,沈浩从省财政厅选派去小岗之前,10岁的女儿在自己的一张照片后,这样写道:“我爱你,爸爸。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还有别做贪官!”沈浩一直记着女儿的话。
   沈浩刚上任时,大包干带头人严学昌正开着一辆中巴车跑县城搞运输。沈浩建议他:开通小岗村到合肥的线路。在此之前,这是严学昌根本不敢想的事。沈浩答应帮他“跑跑”。从凤阳县到滁州市再到合肥的有关单位,沈浩开着私家车一趟趟陪着“跑”。省城一位处长一听就笑了:如果村村都跑省城,那么合肥汽车站就盛不下了。但是沈浩不气馁,抓着机会有空就“跑”。2006年11月,小岗到省城的客运线终于“跑”成了。
   从沈浩答应帮助办理此事起,严学昌就一直感激不尽。为了表示心意,他曾经给沈浩送过三次礼,但都被拒绝了。第一次是在2005年三四月间,严学昌买了两条烟、两箱酒,晚上送到了沈浩的住处。沈浩笑着说:“老爷子,事情还没为你办成呢,就是办成了也不会收礼。你的事我会记在心里的,你不要多心。农村办事不容易。”临走,沈浩给了严学昌一包烟。第二次是在事情办成之后,严学昌买了两条烟,从院子里抓了两只老母鸡,再一次来到沈浩的住处。可是沈浩对他说:“老严,这礼我不会收的,你要支持我工作,等哪天碰上家常便饭我去你家吃去。”没有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一直是严学昌的一个心病,去年中秋节前,碰了两次壁的严学昌学聪明了,先打电话,说准备了200个鸡蛋,几只自家养的小公鸡,让沈浩过节带回家去。沈浩在电话里还是一“嘴”严肃:老严,不需要,小公鸡等我回来后去你家吃去,鸡蛋你们自己吃吧!“可是他回来还没有时间来家里吃呢,人就去了。”说到这里,严学昌一脸愧疚的泪水。
   从小岗村到合肥的客运线路跑成后,严学昌需要买部新车,可是钱不够,沈浩就帮他担保从信用社贷了一部分。现在,严学昌3个儿子、5个孙子已经有5幢楼了,日子过得相当富裕。严学昌说,如果沈浩在天有灵,他一定会很欣慰的。
   2008年春节,沈浩一家回老家过年。饭桌上,沈浩三哥的儿子问他:“小叔,听说明年你们小岗要上不少大项目,能不能介绍点工程给我做做,总比我在外面给别人打工强。”沈浩听了,把筷子一放,严肃地说:“这可不行,组织上把我选派到小岗任职,是让我把小岗经济发展上去,带领小岗人富裕起来,而不是给个人或家人谋取私利。这个忙我不能帮,你们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一番话,说得全家人无言以对,气氛有点尴尬。守夜时,沈浩对他四哥说:“四哥啊,不是我不想帮家里,是我不能帮。这个口子一开,小岗的乡亲会怎么看我?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小岗这几年不容易啊,都是大伙拼出来、累出来的啊。”
   “谦:谦逊为本。淡:平淡是真。俭:俭以养德。自:自强自立。礼:以礼待人。正:为人正派。志:以志立身。时:惜时如金。勤:天道酬勤。”这是沈浩记在日记中的话,也正是他所追求与修养的人生箴言啊!
   九旬母亲:“我的乖乖要听党的话。”
   为了小岗的事业,沈浩克服了家庭困难,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亲情的折磨。
   沈浩是个孝子,对母亲的感情很深。他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母亲教我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又怎能忘记父亲临终时的话语,孩子,我们这一家子永远也报不尽党的恩,你一定要好好念书,跟党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考上大学了,我是多么高兴,临来时,母亲送我,她没有言语,只是用眼睛看着我,我明白,母亲眼神里包含的内容是什么,她是像父亲一样在叮嘱和寄望于我啊!”自1996年起,老母亲就一直在沈浩家生活。自从去了小岗,沈浩就不能细心侍候老母了。有一次,沈浩借回合肥办事回家看看母亲,才知道老母亲已经住院一周了。妻子怕他分心就没有告诉他。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乖乖,在人家那儿要把人家的事搞好了,把老百姓的事搞好了,我的乖乖要听党的话。”母亲还一直喊沈浩“乖乖”。沈浩看着病床上的母亲,心里酸酸的,眼里湿湿的,努力不让自己的泪水流下来。他大声地对母亲说:等我任期结束,我一定回家,陪着您老人家。
   那天,沈浩给母亲梳了头。母亲弯着腰,坚持送他到大门口,看着他上车。
   然而,沈浩的心里究竟承受着怎样的苦楚呢?沈浩的四哥沈明儒哽咽着说:“我见五弟流过三次泪。”2004年“五一”前,沈浩给四哥打电话说:“四哥,我刚到小岗,工作千头万绪,担子很重,今后恐怕一两个月都难回家一趟,你弟妹工作又忙,平常老娘一个人在家,我真是放心不下,我想把老娘送回老家,托付给你们照顾。”当沈明儒去接母亲时,沈浩一脸的不舍。临上车时,沈浩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说:“娘,儿子听从组织安排,到凤阳小岗工作了,一时不能回来好好照顾您,请您到我哥那过一段时间,等我任职期满再去接您。”说完,他给母亲磕了一个响头,已是泪流满面。车开走了,他还追着车喊:“老娘,老娘……”
   沈浩曾经对朋友说:“六年来,我儿子不像儿子,丈夫不像丈夫,父亲不像父亲,欠家里的实在是太多了。”
   沈浩的妻子王晓勤哭诉说,沈浩在小岗村六年,在小岗过了五个春节。每到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女儿都眼巴巴地等他,他说中午就回来,可是每次都等到大晚上,甚至等到大年初一才见到他的身影。六年里,沈浩回合肥没待过100天。女儿说,房子虽然很大,但是总觉得家里冰凉冰凉的。女儿的性格都改变了。王晓勤说,我支持他六年,支持的结果是家庭破裂了,我失去了家,女儿失去了父亲。
   女儿的生日是3月7日,妻子的生日是6月7日,他干脆把她们的生日并在3月8日那天一起过。他不知道母亲的生日究竟是哪天,就把母亲的生日定在重阳节。第一个三年任期结束后,因为续留小岗,他把女儿送回到老家萧县读书。2009年3月7日,是女儿沈王一的生日。远离父母的女儿听说父母要来陪她一起过生日,特别高兴。可是左等右盼,直到中午12点,也没见到爸妈的影子。快下午1点了,沈浩和妻子才赶到。简单地吃完饭,一家三口便来到学校操场的草坪上,准备切生日蛋糕。可是女儿还在生气,一句话也不说。沈浩为了哄女儿开心,对她说:女儿,都怪爸爸,爸爸实在是因为工作太忙,快别生气了,看爸爸给你露一手。说完,他竟然在草坪上翻起了跟斗。毕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几个跟斗翻下来,累得坐在地上直喘粗气。女儿再也忍不住,跑到爸爸面前,哭喊着说:“爸,我想你呀,就是想你。”沈浩的泪水也忍不住流了下来。要进教室上课了,女儿泪眼汪汪,一步三回头。
   有一次,女儿病了,需要住院,她很害怕,希望爸爸能在身边。但是沈浩没有及时赶到。后来沈浩到了,女儿气得把头一扭:“我没有爸爸!”沈浩一声不吭,愣在旁边,眼泪“哗”地流了下来。
   女儿沈王一说:“他跟我在一起时间很少,有时回来匆匆见一面就走了。他有时带我去玩,就去书店,让我看书,他出去办事,有一次还把我忘在书店了。”
   沈浩去世10多天后,美国安徽同乡会会长张文女士在网上看到消息,一定要看看沈浩的家人。当时北京大雪,她在机场等了7个小时,到晚上六七点钟才赶到合肥。原来,2007年,沈浩去美国考察结识了张文女士,那是他唯一一次出国。在美国,他竭力向华人推荐小岗,张文曾经到小岗回访过。张文记忆深刻的是,为了给孩子买玩具,沈浩临走时跳过栏杆越过高速公路,翻到对面,给孩子买了一个MP3。沈王一说,爸爸在美国给她买了一双鞋是39码,而她穿的是36码,他买的衣服大红大绿,土得掉渣。
   在县殡仪馆,女儿沈王一不顾一切扑在爸爸的身上,在他冰凉冰凉的脸上亲着、吻着,哭叫着:爸爸你起来!我们一起回家吧!
   然而,沈浩已经听不见了。
   沈浩爱小岗,小岗的乡亲们也爱他,他永远留在了小岗。
   斯人已去,浩气长存!
   (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