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闪 光 的 铺 路 石

来源:   发布机构:阳山纪检监察网  点击量:次  日期: 2005-12-29

闪光的铺路石
━━清远市阳山公路局秤架分水坳公路养护所先进事迹

  走进阳山县秤架分水坳公路养护所的荣誉室,那38次市级以上的表彰让人赞叹不已,而创造这一辉煌佳绩的分水坳公路养护所的职工们更是让人崇敬。他们三十年如一日,继承和弘扬“甘当铺路石”的精神,坚持战斗在广东省海拔最高的养护所上,在平凡的岗位上献青春,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人生之歌。

一、扎根山区爱岗敬业

  清远市阳山公路局分水坳公路养护所(原分水坳道班),位于有“广东屋脊”之称的阳山秤架山麓,现有员工12人,平均年龄25岁,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该所始建于1970年,海拔1800多米,是广东省海拔最高的养护所,负责管养着国道323线463K+177m—508K182m共45公里水泥公路。为了保障畅通,一群团员青年,来到这边远的山区安营扎寨,担负起了45公里道路的养护任务。

  323公路分水坳路段路基狭窄,坡陡弯急,而且经常塌方。更艰难的是分水坳公路养护所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原道班离圩镇20多公里,荒无人烟,有首诗曰:“远离村镇无人烟,孤村枝头鸟哀鸣,盐油肉米圩期买,个个漆黑漫长夜”。这里春夏大雾迷茫雨水连绵,秋冬霜雪满地寒风刺骨;这里前不靠村后不靠店,荒无人烟,白天除了过往的车辆就人迹罕至,夜晚更是荒凉,没有电视看,收音也听不清,山上接收信号不好,生活十分枯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一般人连生存都很困难,而道班工人不仅要生存,而且还要担负繁重的养护任务。

  道班职工们把“人在路上、路在心上”,“路烂我耻、路好我荣”作为职业准则。不仅这样说,而且这样做。他们围绕着省、市、县公路局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在海拔1800多米的路段上,他们每天起早摸黑地整治路容路貌,早出晚归清扫路面,绿化路肩、清理水沟、塌方。

  梅雨时节,烦人的浓雾锁深山,雨水连绵,干爽的衣服穿在身上一旦上路工作吸取潮湿空气后也能拧出水来,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职工们就这样披在身上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一天下来他们常被浸得两脚发软,不少人因此得了风湿病,一到阴天就在隐隐作痛。可这一切算得了什么?最要紧最担心的是这个季节山坡浸饱了雨水,最容易发生塌方。“灾情就是生命,抢险就是战斗”。这是分水坳公路养护所职工常说的一句话。一旦出现险情,他们总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2001年9月1日傍晚5时左右,分水坳公路路段国道323线467公里处发生了大泥石塌方,约有1700米,严重地阻塞了交通。劳累了一天职工们回到所里还未得及喝口茶,就急忙冒着雨迎着弥漫的夜色又出发了。当他们奋不顾身地赶到塌方地点,焦虑的司机们喜出望外。那天晚上,他们连夜投入清理塌方工作,一锄锄,一筐筐,一车车地清理塌方的砂石,一口气干了七个多小时,直到夜晚近十二点时才将塌方清理干净,使汽车安全通过。过往的司机一个劲地握着他们的手连说感谢。近年来,该所的职工们先后300多次清除路障,清理塌方,解除了司机、旅客的焦急和忧虑,司机们都热情地把职工们叫做“保护神”。

  七月流火,烈日、汗水与分水坳公路养护所的职工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次收工回来,他们身上的衣服湿得好象是被大雨淋过一样,日积月累,他们的皮肤也被晒得黑黑的。可他们无畏也无悔,仍然忘我地工作。夏天雨水足,公路两侧的草一个劲地疯长,他们背起了笨重的割草机细心地修剪着,修理得整齐美观。

  最艰苦的是三九酷冬,有首歌谣说“分水坳,分水坳,山下穿单衣,山上穿棉袄。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一入冬,分水坳公路养护所便经常是冰天雪地,为了保证公路的畅通,他们一样冒着刺骨的寒风清除路面的积雪,手脚冻僵了,呵口暧气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为了节约经费开支,分水坳的职工们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山上有的是养护材料:石头和泥料,他们就爬上高山,用铁钎、用锄头挖,用肩挑,用铁斗车运,自己采备砂、土石等自然材料,回填路肩,修补路面。在那些日子里,他们每天的劳动强度都达到了极限,有时一天就采集30多方土石修补路面。仅2000年下半年就自备砂石土10000立方米,节约开支10万多元;2001年又自备砂、石、土6000多立方米,为国家节约资金48000元。

  分水坳公路最艰难的是半山腰的路段,那段路崖峭坡陡,弯急路窄,汽车到了这里挂上一档,司机们总是战战兢兢,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职工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认真地观察,多次地探讨。为了改造这段险路,他们采取平整路面、加宽路基、修筑挡墙等办法,苦战三十多天,并且常年观察,随时维修,终于把这路段改造成放心路段。这些年来,分水坳公路养护所的职工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顽强的意志和辛勤的劳动养护好了分水坳的公路。他们先后改造危险路段68处,加宽路段189处,修筑挡墙2000米,累计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0000多立方米;每年清除塌方2500多立方米,他们所管养的路段每年末好路率100%。年平均好路率也达到100%。年年都出色地完满地完成上级及县局下达的公路养护目标任务。人们都说:“分水坳公路的路况好,是分水坳公路养护所的工人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

二、救死扶伤助人为乐

  分水坳公路常有车辆抛锚、旅客受阻的情况。分水坳养护所的职工们常常及时为过往司机、旅客们排忧解难。当接受过救助的人感谢他时,职工总是平淡地说:“这没有什么,助人解难,是我们应该做的。”

  有一次,一位去乳源的货车司机,车驶上半山时车出了严重的故障,维修了大半天也无济于事,这里前不靠村后靠店,离圩镇有20多公里,眼看天又将黑,当时感到十分绝望。收工回来的职工看见了,帮助把车拉到修理店,并给他送上热汤晚饭。这位司机感动万分,深情地说:“谢谢你们!”

  2000年8月5日,深圳市某越野俱乐部的一辆越野车因大雨路滑和车速过快,一头冲落到200多米的山崖里,车上有司机兼乘客3人,生死未卜。该所职工查路况经过出事现场,获知车祸后,二话没说立即投入到抢救伤员中去。后来该俱乐部的负责人感激万分,给该所送来了“车祸无情人有情,人道主义精神高”的锦旗。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分水坳养护所职工为该路段的抛锚车辆修理达30多辆(次),帮助驾乘人员解决各种难题近30人(次),人们都亲切地称分水坳养护所是汽车司机的“接待站”。

三、管理规范焕发活力

  该所在2000年在市公路管理会议上确定为全市公路系统示范公路养护所,在市、县公路局的关心下,2000年1月6日该所乔迁到了新址,大大地改善了职工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在新的起点上,全所员工满怀信心地对养护工作进行高标准的布局谋篇。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现在养护所各类设施日趋完善:在所大院内建起一个400多平方米的园林绿化小公园和一个标准的半篮球场;在主楼里设置了办公室、图书阅览室、荣誉室、娱乐学习室等;建起了“领导关怀”、“团支部目标管理”、“岗位职责”、“员工形象”、“各种荣誉”等形象化管理专栏。健全了图表资料一体化、规范化、目标化管理。

  同时,分水坳公路养护所还抓好职工们的思想教育。多年来,分水坳职工们以路为业,以班为家,主动放弃节假日、周末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挑起了巡路重任。他们排除道路险情,维护交通秩序,救助抛锚车辆,保障车辆安全过山。在他们的努力下,在分水坳路段出车祸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323线公路分水坳路段交通事故发生率降到了最低,自2001年来连续多年所辖路段无翻车、无死亡、无事故、无纠纷。在这寂寞的环境里,他们学会了充实自己的生活。节假日里,他们常常与邻近兄弟单位举办文娱活动,组织青年到秤架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晚上,他们把空余时间用在学习文化知识上,以此来赶走寂寞。现在该所有4位职工参加业余大专学习。他们中还有三位青年迷恋上“文学”,勤耕不辍,先后有80多篇作品发表在县、市的报纸杂志上,因此还受到来分水坳养护所体验生活的中国著名军旅作家蔡常维的赞扬。

  生活是这样的艰苦,可他们无怨无悔,他们心中惦记的是323线分水坳45公里路段。晚饭后,忙了一天的职工三三两两走在一起,自然地又聊起了公路,哪里有陡坡、急弯,哪里有涵洞、哪里最容易塌方,哪里存在隐患,整个路况他们都了如指掌。每天睡觉躺在床上,他们都要想一想,今天干了什么?明天要干什么?哪里的路段要整治?哪里的护档要维修?他们都要认真思索一遍。悉心地做好公路的养护工作,精心养护着这条广东省海拔最高的国道公路。

  他们以路为业,以所为家,“甘当铺路石”的精神,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高度赞扬,被广东省公路局誉为“‘广东屋脊’上的养路旗帜”。

  然而,在成绩面前,他们没有满足停步,而是把目光投得更远更远。因为他们知道,要把他们热爱的公路养护工作干得更好,只有不断前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阳山县纪委宣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