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廉韵文苑 > 正文

孜孜爱民况知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机构:  点击量:次  日期: 2023-06-02

  “祖爷爷讲了一遍又一遍,靖安出了个况青天;十五贯唱了一年又一年,为百姓坐公堂明镜高悬……”多年来,在赣西北九岭山麓下一个人口不足16万人的小城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歌谣中所提及的况青天,就是被《明史》誉为“刚正廉洁,孜孜爱民”的况锺。

  况锺(1383—1443)出生在江西靖安一个普通农家,他在47岁之前都不叫况锺,而是叫黄锺。况锺父亲幼时被一个黄姓邻居收养,生子黄锺,黄锺出仕后,经朝廷允准,恢复原姓。况锺的出仕方式十分特殊,况锺23岁时被靖安知县俞益选聘为县衙书吏,俞益对他很满意,将其推荐给礼部尚书吕震,吕震也对他很满意,“奇其才”,将其推荐给朝廷,况锺32岁时被任命为仪制司主事。

  况锺由县衙文吏到礼部官员的华丽转身在明代历史上并不多见,明初选拔官员“三途并用”,即荐举一途,进士、监生一途,吏员一途,清廉正直、有所作为的吏员也有机会为官,后来吏员一途逐渐行不通,官与吏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悬殊。

  今天许多读者知道况锺之名,得益于一部戏曲——《十五贯》。1956年,昆曲《十五贯》在北京上演,周恩来称赞该剧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讲的是围绕十五贯铜钱发生的命案,无锡知县认定熊友兰杀害了尤葫芦,苏州知府况锺奉命监斩,发现了问题,他去到尤葫芦家察看现场,遍访尤家的左邻右舍,发现娄阿鼠作案嫌疑重大,继而又乔装改扮成测字先生,获得了娄阿鼠的口供,最后澄清案件的黑白是非,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

  据晚清著名学者俞樾《春在堂随笔》的考证,《十五贯》的故事“事在南宋,非明时也”。事情发生在南宋,那么案子显然不是况锺所破,剧作家借用这个故事,以艺术虚构的方式来塑造况锺的清官形象,因为历史上真实的况锺,就是一个“细心忖度,务求至当”之人。

  宣德五年(1430),况锺被委以苏州知府重任。况锺在苏州任职13年,留下了“三离三留”的历史佳话,每一次离任,苏州百姓都坚请朝廷能让况锺继续在苏州任职,况锺最后卒于苏州任上。

  当时苏州府被称为“天下第一剧繁难治”之所,况锺来此任职是朝廷对他的信任,也是交给了他一个巨大的难题。况锺在苏州整顿吏治、处理积案,最为苏州百姓称道的还是他努力向朝廷争取减免赋税。

  明代苏州府、松江府的田赋极重,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因为田赋极重,“流移失所者多矣”。况锺上任伊始便深入了解百姓逃亡、粮食减产、赋税欠缴的原因,发现苏州“一府之地土,无虑皆官田,而民田不过十五分之一”。官田的赋税往往是民田的好几倍,因此尽管苏州是富庶之地,但在沉重的赋税之下也难以支撑,逋欠的税赋逐年增加,遂成顽疾。充分了解后,况锺亲自调查核算赋役情况,提出核减官田税粮方案,可是没有获得批准。但况锺没有灰心放弃,他认为减免税粮是有充分依据和事实的,这一问题若不得到解决,苏州百姓的生活是难以好转的,遂多次向朝廷争取,与巡抚江南的周忱通力合作,终得成功。从宣德七年(1432)起,苏州府获减税粮72万余石,仅这一年就有将近四万户过去逃亡他乡的苏州百姓回到家乡,重新入籍。针对税粮的收储运等环节存在的弊端,况锺在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后,制定了严密的制度,防止胥吏、粮长等从中作弊。

  《明史》说况锺“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况锺敬慕文儒之士,自己也留下了一些诗作。他的一首《劝农诗》说:“嗟我微材愧牧民,车驱有句向农申。人生务本惟耕凿,世道还醇重蜡豳。粒粒皆从辛苦出,般般无过朴诚遵。迩来弊革应须尽,并戴尧天荷圣仁。”这里简要解释一下“蜡豳”,蜡祭是古人感恩丰收的祭祀活动,在这样的场合,要用古豳地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豳龠”吹奏。古豳地在泾河中游彬州、长武一带,是周人先祖公刘“务耕种”之地,《诗经·豳风·七月》,是一首杰出的农事诗。在况锺看来,农业为人生之本,能使风俗淳朴。他身为地方官,要将过去的弊端一一革除,让百姓辛勤耕种、衣食无忧。由这首诗,我们能进一步读懂况锺何以花费如此多的心力为苏州百姓减免赋税。(汤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