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廉风劲吹,化“有畏”为“有为”

来源:阳山纪检监察网   发布机构:阳山纪检监察网  点击量:次  日期: 2025-08-05

村集体资金是全体村民共有的“家底”,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不容侵蚀。2024年以来,阳城镇纪委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将监督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严查挪用资金、虚列项目套取资金违规发放补贴等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准监督,深挖细查斩“黑手”

“老哥,您认识领这笔护林员工资的人吗烈日下,阳城镇纪委工作人员卷着裤腿,蹲在农家院里,摊开一摞摞泛黄的票据。

为了让腐败问题“原形毕露”,阳城镇纪委紧盯虚列项目套取资金违规发放补贴的问题,调阅各村原始凭证,逐笔核对资金流向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村民详细了解情况;与村干部进行“一对一”深入谈话,既敲响警钟,也倾听难处。

深挖细查,像剥笋般,让那些藏在“工作辛苦”、“集体困难”幌子下的猫腻无处遁形——原来,某村党总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竟伙同多名村干部通过虚报护林员工资,三年间悄无声息地“掏”走了集体资金5万多元,变成了干部腰包里的“额外补贴”这不仅越过了纪律红线,更寒了村民的心,抽干了集体经济的源头活水。

面对铁证,阳城镇纪委依规依纪依法,对涉案的8名村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总支书黎某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具体操办的报账员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另有6名情节较轻、主动退赃的干部被严肃批评,违规发放的5.16万元补贴资金已全部予以追缴,重新纳入村集体账户管理。

疏堵结合,以案促治树“新风”

查处不是终点,而是规范发展的起点!阳城镇纪委清醒认识到,问题在“发钱”,根子在“挣钱”的动力不足和制度漏洞

若仅止步于惩处,无异于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阳城镇纪委变“一查了之”为“以案促治,将监督力量转化为建设性推动力联合镇财政所、农业农村办等部门,聚焦财务管理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内容,翻旧账、理新规,推动历史遗留账务问题整改,健全完善《阳城镇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阳城镇村级资产资源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4项,将村干部收益与体发展、群众福祉紧密相连

为进一步强化激励引导,阳城镇纪委着力推动构建村干部收益与集体经济发展、群众福祉提升紧密挂钩的正向激励机制,确保从根源上树牢“靠发展、凭实绩挣补贴”的鲜明导向,激发内生动力。“合规发放的补贴不再是灰色地带的诱惑,而是奋斗者阳光下应得的勋章。”阳城镇纪委有关工作人员表示。

活力迸发,清风护航促“蝶变”

看!如今,那片垦造水田稻浪翻滚,稻穗在烈日的照影下闪耀着金辉,微风过处,送来阵阵清新的稻香,几位老农弯腰轻抚着饱满的谷粒,脸上绽开了笑容......

清风拂过,带来的是干事创业的新气象。在阳城镇纪委和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该村通过“党组织+村集体+农户”“三位一体”模式整合闲置土地519.3亩,目前,该村已建成垦造水田项目面积411.36亩,实际租地管护面积519.3亩,年租金660元/亩,亩产值约达每亩1010斤,农户每年获得稳定租金收入,户均收入每年增加857元。

如今,机器的轰鸣声替代了昔日的沉寂,希望的田野上一派繁忙景象。短短一年多时间,村集体经济收入如雨后春笋般节节拔高,跃升至39万元,同比增长高达357.33%同时,在村务公开栏的阳光下,村干部人均领取5000元补贴,有效壮大村级经济,释放发展潜力。

阳城镇纪委以坚定的决心、精准的监督,推动一桩群众身边的“负面典型”,转化为乡村治理的“正面教材”。“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案为鉴、以改促治,让‘清风’常在、‘活水’长流、‘民心’所向。”阳城镇纪委负责同志坦言。